板式换热机组是由板式换热器、水泵、阀门、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换热设备,其核心部件板式换热器的板片间易因水质问题积累水垢、油污、生物黏泥等杂质,导致换热效率下降。清洗需针对板片及相关管路,常用方法可分为在线清洗(不拆设备) 和离线清洗(拆解设备) 两大类,具体如下:

在线清洗无需拆解设备,通过外接清洗装置或利用系统自身管路循环清洗液,适合结垢、油污较轻的情况,操作简便,不影响系统长期运行。
- 原理:利用酸性或碱性清洗剂溶解板片表面的水垢(钙镁盐类)、油污或生物黏泥,通过循环冲刷带走杂质。
- 步骤:
- 关闭换热机组进出水阀门,隔离待清洗系统;
- 按比例配置清洗液(常用药剂:柠檬酸、草酸、氨基磺酸等有机酸,或针对油污的碱性清洗剂,避免使用强腐蚀性盐酸损伤板片密封垫);
- 连接临时循环泵和清洗水箱,使清洗液在换热器内循环(流速控制在 1.5-2m/s,确保冲刷效果);
- 循环 1-3 小时(根据污染程度调整),期间检测清洗液 pH 值变化(酸性清洗剂 pH 升至 4-5 时需补加药剂);
- 排放清洗液,用清水循环冲洗至出水 pH 呈中性,必要时加入钝化剂(如亚硝酸钠)防止金属板片腐蚀。
- 适用场景:水垢、轻度油污污染,尤其适合不锈钢板片(需避免氯离子超标药剂)。
- 原理:利用高压水流(或气液混合流体)的冲击力,剥离板片表面疏松的污垢、泥沙等悬浮物。
- 操作:
- 关闭机组,打开排污阀排出内部积水;
- 从进水口接入高压水枪(压力 5-10MPa),或通过专用接口通入气液混合冲洗设备,对板片通道进行冲洗;
- 冲洗时需切换水流方向,确保所有板片表面被覆盖。
- 适用场景:悬浮物较多(如泥沙、铁锈)、污垢疏松的情况,作为日常简单维护手段。
当板片结垢坚硬、密封垫老化或在线清洗效果不佳时,需拆解换热器进行离线清洗,彻底清除顽固杂质并检查设备状态。
- 步骤:
- 轻度污染:用软毛刷蘸中性洗涤剂或温水刷洗板片表面,去除油污和浮垢;
- 重度结垢:将板片浸泡在浓度 5%-10% 的有机酸溶液(如柠檬酸、草酸)中 3-6 小时,软化水垢后用塑料刮板(避免划伤板片)刮除,再用清水冲洗;
- 注意:板片材质为不锈钢时,禁用钢丝球或硬物刮擦,防止表面钝化层破坏导致腐蚀;钛板或镍板需选用专用中性清洗剂。
- 拆解换热器:关闭机组,拆除进出水管路,松开夹紧螺栓,逐片取出换热板片和密封垫(记录板片排列顺序,避免重装错位);
- 清洗板片:
- 检查与更换:清洗后检查板片是否有变形、穿孔,密封垫是否老化(裂纹、硬化),如有损坏及时更换;
- 重装机组:按原顺序组装板片,均匀拧紧夹紧螺栓(力矩符合设备要求,防止漏水)。
- 原理:将拆解的板片放入超声波清洗槽,通过高频声波(20-40kHz)产生的微小气泡破裂,产生冲击力剥离污垢,适合清洗板片表面复杂纹路或微孔中的杂质。
- 操作:
- 配置清洗液(水 + 专用清洗剂),将板片完全浸入清洗槽;
- 开启超声波设备,清洗 30-60 分钟(根据污染程度调整);
- 取出后用清水冲洗,晾干后检查。
- 优势:清洁效率高,无机械损伤,适合食品、医药等对卫生要求高的行业。
- 适用场景:批量板片清洗,结合化学溶解和物理冲刷,处理顽固水垢(如硅酸盐垢)。
- 操作:
- 将板片放入专用浸泡槽,加入高温(60-80℃)清洗剂溶液浸泡 4-8 小时;
- 取出后用高压喷淋设备(压力 8-15MPa)冲洗残留污垢,最后用清水漂洗。
- 药剂选择:根据板片材质(不锈钢、钛、铜等)和污垢类型(水垢、油污、生物黏泥)选择清洗剂,避免腐蚀设备(如不锈钢忌氯离子,铜质忌强酸)。
- 安全防护:使用化学药剂时佩戴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皮肤接触;离线清洗时注意场地通风,防止清洗剂挥发气体刺激呼吸道。
- 清洗周期:根据水质情况制定周期,一般工业循环水系统每 3-6 个月在线清洗一次,每年离线深度清洗一次;水质较差(如高硬度水)需缩短周期。
- 系统预处理:清洗后建议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水质软化(如加装软水器)或投加阻垢剂,减少后续结垢,延长清洗间隔。
通过合理选择清洗方法并定期维护,可有效恢复
板式换热机组的换热效率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设备型号、污染程度及材质特性,必要时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