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空调房中使用定压补水装置,核心是针对水系统空调(如冷水机组、风机盘管、空调水系统管路等) 的运行需求 —— 这类空调依赖水作为冷热传递介质(冷冻水 / 冷却水),而定压补水装置的作用是解决水系统运行中 “压力波动” 和 “水量损失” 两大核心问题,保障空调系统稳定、高效、安全运行。

空调分为 “氟系统”(如家用分体式空调、多联机,以制冷剂直接换热)和 “水系统”(如商用中央空调、大型楼宇空调,以水为中间换热介质)。只有水系统空调会用到定压补水装置,因为氟系统无需水循环,不存在 “水的压力 / 水量稳定” 问题;而水系统的管路、设备中充满循环水,必须通过定压补水装置维持系统正常工况。
水系统空调运行时,会因 “水温变化”“管路泄漏”“系统排气” 等产生压力波动和水量亏损,若不解决,会直接导致系统故障、效率下降甚至设备损坏,而定压补水装置正是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:
水系统空调有明确的 “设计工作压力范围”(如 0.2-0.6MPa),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引发故障:
- 压力过高的危害:水受热会膨胀(如冷冻水从 7℃升至 12℃,体积膨胀约 0.2%),若系统封闭无泄压通道,压力会持续升高,可能导致管道破裂、阀门损坏、换热器(如蒸发器、冷凝器)渗漏,甚至引发安全风险。
- 压力过低的危害:若系统水量亏损(如管路微量泄漏),压力会下降至 “负压”(低于大气压),此时空气会从管路接口、阀门密封处渗入系统,形成 “气塞”—— 气塞会堵塞水管路,导致水循环不畅,空调末端(如风机盘管)无法正常换热(吹不出冷风 / 热风),同时水泵会因 “空转” 产生 “气蚀”(气泡冲击叶轮,缩短水泵寿命)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作用:通过 “膨胀罐”(或定压泵)自动调节压力 ——
- 当系统压力过高时,膨胀罐内的气囊压缩,吸收膨胀的水量,降低压力;
- 当系统压力过低时,定压泵自动启动,向系统补充水,将压力回升至设计范围,避免负压和气塞。
水系统空调在长期运行中,难免存在 “不可避免的水量亏损”,主要来源包括:
- 管路、阀门的微量泄漏(即使管道接口密封良好,长期使用也会有极少量渗水);
- 系统排气时携带的少量水分(排气阀排出空气时,会带走微量水雾);
- 维护时的少量排水(如清洗过滤器、排污时的放水)。
若不及时补水,系统水量会逐渐减少,导致:
- 水泵 “空转”(无水循环时,水泵叶轮无法形成液力,会因摩擦过热烧毁电机);
- 换热器 “干烧”(如冷凝器缺水,制冷剂无法有效散热,导致压缩机过载保护停机);
- 空调制冷 / 制热效率骤降(水量不足,换热面积减少,末端出风温度不达标)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作用:通过 “液位传感器” 监测补水箱水位,当系统水量亏损导致压力下降时,定压泵自动启动,从补水箱向系统补水,直至水量和压力恢复正常,无需人工频繁加水,避免因缺水导致空调停机。
水系统空调中若混入空气(如负压吸气、初次充水时带入),除了形成气塞,还会导致 “换热效率下降”—— 空气的导热系数远低于水(空气导热系数约 0.023W/(m・K),水约 0.6W/(m・K)),若换热器(如风机盘管的铜管)内壁附着空气层,会形成 “热阻”,阻碍冷热传递,导致空调制冷 / 制热效果变差,能耗增加。
定压补水装置的作用:部分集成式定压补水装置(带排气功能)会在补水过程中,通过 “排气阀” 自动排出系统中的空气 —— 补水时水流推动空气向高处聚集,再通过排气阀排出,减少系统内空气含量,保障换热器的换热效率,间接降低空调能耗(避免因效率低导致压缩机、水泵长期高负荷运行)。
对空调房的水系统而言,定压补水装置不是 “可选配件”,而是 “必需设备”—— 它通过 “定压 + 补水 + 辅助排气”,解决了水系统运行中最核心的 “压力稳定” 和 “水量充足” 问题,最终实现 3 个关键价值:
- 避免设备损坏(保护管道、水泵、换热器);
- 保障空调正常运行(无气塞、无缺水停机,末端换热稳定);
- 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(减少故障维修,提升换热效率)。
简单说:没有定压补水装置,水系统空调要么频繁故障,要么无法正常制冷 / 制热,根本无法满足空调房的温度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