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旋除污器是供暖系统中针对循环水悬浮物的核心物理除污设备,通过 “螺旋流离心分离” 原理,高效去除水中的泥沙、铁锈、焊渣等固体杂质,避免管道堵塞、换热效率下降及设备腐蚀,是保障供暖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件。

供暖系统(尤其是热水供暖)的循环水在长期运行中,会积累三类主要杂质,这也是螺旋除污器的应用基础:
- 系统固有杂质:管道安装时残留的焊渣、铁锈、水泥碎屑,以及换热器、水泵等设备的金属磨损颗粒。
- 运行中产生的杂质:循环水长期冲刷管道,导致内壁锈蚀(生成 Fe₂O₃);补水带入的泥沙、悬浮物(如自来水未过滤干净的杂质)。
- 生物类杂质:若系统补水控制不当,可能滋生藻类、细菌,其代谢产物与固体杂质混合形成 “粘泥”,进一步加剧堵塞。
这些杂质若不清除,会导致:换热器换热管堵塞(换热效率下降 10%-30%)、散热器不热(“气堵 + 渣堵”)、水泵叶轮磨损(噪音增大、扬程下降),严重时需停机拆洗,影响供暖稳定性。
螺旋除污器的核心是通过内部 “螺旋叶片” 引导水流产生高速旋转,利用离心力差异分离杂质与水体,无需滤网,避免传统过滤器(如 Y 型过滤器)“易堵塞、需频繁拆洗” 的问题,具体应用逻辑如下:
- 循环水进入除污器后,沿 “螺旋叶片” 高速旋转,形成螺旋流场;
- 水中的固体杂质(密度远大于水,如泥沙、铁锈)因离心力大,被甩向设备内壁,沿壁面沉降至底部的 “集污室”;
- 净化后的水(离心力小)沿设备中心的 “清水通道” 流出,进入后续供暖设备(如换热器、散热器)。
- 集污室的杂质可通过底部的 “排污阀” 定期排出(手动 / 自动控制),无需拆解设备。
螺旋除污器通过高效除杂,直接作用于供暖系统的关键环节,具体作用包括:
- 防堵塞:去除≥0.1mm 的固体颗粒(如泥沙、焊渣),避免换热器换热管、散热器支管、电磁阀等精细部件堵塞,保障水流顺畅,解决 “局部不热” 问题。
- 提效率:减少杂质在换热器换热管表面的附着,避免形成 “污垢层”(每 0.5mm 污垢层会使换热效率下降 8%-12%),确保供暖系统的热交换能力,降低锅炉或热泵的能耗(可节省 5%-10% 的运行能耗)。
- 减腐蚀:去除水中的铁锈、金属颗粒,减少这类 “腐蚀性介质” 对管道、设备内壁的冲刷磨损;同时避免杂质堆积形成 “局部缺氧区”,减缓电化学腐蚀(可延长管道寿命 3-5 年)。
- 降维护:相比传统 Y 型过滤器(需 1-2 周拆洗一次滤网),螺旋除污器仅需每周 1-2 次排污(打开排污阀即可),无需拆解,大幅减少人工维护工作量(可降低 70% 以上的维护时间)。
螺旋除污器的安装需遵循 “先除污、后进入关键设备” 的原则,常见安装位置及作用如下:
在供暖系统中,螺旋除污器相比 Y 型过滤器、篮式过滤器等传统设备,优势显著:
- 无堵塞风险:无需滤网,依赖离心力除杂,不会因杂质堆积导致 “水流阻力增大”,适合供暖系统大流量(通常 100-1000m³/h)的需求。
- 除污效率高:对密度大于水的杂质去除率可达 95% 以上,尤其对 0.1-1mm 的细小颗粒(传统滤网难以拦截)效果更佳,能有效解决 “细小杂质堵塞地暖管” 的问题。
- 运维成本低:仅需定期排污,无需更换滤网、拆解设备,减少停机维护时间(传统滤网拆洗需停机 1-2 小时 / 次,螺旋除污器排污仅需 5-10 分钟 / 次)。
- 适配性强:可适配不同材质的供暖管道(碳钢、不锈钢、PPR),且有不同压力等级(1.0MPa、1.6MPa)和口径(DN50-DN600)可选,满足民用(小区供暖)、工业(厂房供暖)等不同场景需求。
螺旋除污器并非所有供暖系统都需安装,但以下场景建议优先配置,其应用价值更突出:
- 老旧供暖系统改造:管道锈蚀严重、杂质含量高,安装后可快速减少堵塞,改善 “不热” 问题;
- 地暖系统:地暖管内径小(通常 DN16-DN20),极易被细小杂质堵塞,螺旋除污器是 “必装保护部件”;
- 大型集中供暖系统:循环水量大(如小区、写字楼),传统过滤器维护频繁,螺旋除污器可降低整体运维成本;
- 使用软化水的供暖系统:软化水虽减少结垢,但无法去除固体杂质,需搭配螺旋除污器控制杂质污染。
综上,螺旋除污器在供暖系统中的核心价值是 “高效、免维护地去除固体杂质”,从源头避免堵塞与腐蚀,保障系统热效率与稳定性,是现代供暖系统(尤其是地暖、大型集中供暖)中不可或缺的除污设备。